核心观点: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,以家电为代表的“老三样”(服装、家具、家电),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奋起直追,到我国加入WTO后的快速发展,再到近年来坚定不移转型升级,在全球产业变局中站稳了脚跟、夯实了优势,一路走来,彰显了中国制造的实力。
这个夏天,中国品牌很“燃”。欧洲杯赛场上,海信VAR显示屏助力裁判精准判罚;巴黎奥运会上,艾比森户外LED大屏比传统屏幕降低约20%能耗……近日,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:今年前7个月,包括电扇、洗衣机、吸尘器、微波炉、液晶电视等在内的家电累计出口4091.9亿元,同比增长高达18.1%,高出全国出口整体增速11.4个百分点。
从2023年3月到2024年7月,我国家电出口已连续17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。应当看到,我国家电在海外实力“圈粉”,正是我国外贸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的重要表现。正所谓事非经过不知难,以家电为代表的“老三样”(服装、家具、家电),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奋起直追,到我国加入WTO后的快速发展,再到近年来坚定不移转型升级,在全球产业变局中站稳了脚跟、夯实了优势,一路走来,彰显了中国制造的实力。
有实力,就能让产品“供得快”。我国拥有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、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。比如,广东是全球规模最大、品类最齐全的家电制造业中心,家电制造业营收规模占全国比重超40%。广东目前已形成深圳、佛山、东莞、珠海、中山、惠州、湛江为聚集地的家电产业集群。在这里,企业生产可以实现“就地取材”,既能保证产能供应稳定可靠,也能让产业集群的协同优势快速转化为产品市场优势。
经济日报-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,原创评论、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#ce.cn(#改为@)。详见经济日报-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。
相关文章:奥运赛场精彩亮相,折射“中国制造”含金量
“出海”国际赛场,提升品牌影响力